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王文斌教授做客
外国语言文学系列学术沙龙
5月30日下午,外语学院举行“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沙龙”第七讲。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王文斌教授应邀做了 “论英汉的不同时空特质”的专题学术讲座,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学术盛宴。院长卞建华教授主持讲座。
王文斌在开讲伊始就指出,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更应该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书籍。每一个新的学科都将为我们打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思考问题。一个人的思维和视野一定要放宽,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谈出别人没有谈出的话,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事”。
随后,他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切入今天的主题讲座——“动词具有实践性,名词具有空间性”。在英语中动词是整个句子的核心,但在汉语中往往仅用名词即可堆砌成句、成篇。他提到英汉民族的世界经验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时空两方面有其主导性偏爱:英民族偏重于时间,而汉民族偏重于空间。诸多精妙绝伦的例子令人印象深刻,由此,他提出了英语具有勾连型、延续性和不可逆性,而汉语具有块状性、离散性和可逆性。
除了从时空根源上追溯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王文斌教授也遗憾地表示汉语至今还未提出一个统一的语法体系,还只是各家之言,各圆其说。此外,他还提出困扰语言学界的三个问题,引发在场师生的思考:词类问题;单复句问题;主宾语问题。他还指出,在印欧语系的语言学研究中,缺少印度的语言学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亟待广大学者的填补。
此次讲座历时两小时,不时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王文斌教授同外院部分骨干教师举行了简短的座谈会,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科研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供稿人:贾婷婷)
王文斌简介:原宁波大学副校长,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在《心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17篇,已出版学术专著《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等五部,主编《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等两部,出版学术译著《话语与译者》等五部,主持并完成国家、部、省级课题8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