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二届“德语之星”全国高校德语演讲比赛决赛在同济大学落下帷幕,我院德语系本科三年级学生何阳杰、王筱彤、张溪萌团队斩获三等奖,指导教师王学博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比赛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承办,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德语本科专业教研室”协办,中国德国友好协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翻译家协会指导。本届大赛以“城市语言生活”为主题,初赛有来自60所学校的200名选手报名参赛。
经过多位专家评委的评审,最终有16组优秀队伍在初赛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决赛邀请到国际日耳曼学会前主席、同济大学朱建华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系列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孔德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和同济大学司马涛教授担任评委。
决赛内容包括3分钟演讲和4-5分钟的答辩。在比赛中,选手们以德语演讲的形式生动展示调研成果,阐述对语言在城市历史文化演进中所起作用的思考,并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我系团队参赛项目为“Der Geschichte der Stadt Qingdao auf der Spur”(追溯青岛城市历史),团队从德占青岛时期史料出发,研究德国文化与青岛文化融合过程中语言的碰撞与演变,从“青岛”“中山路”“啤酒”3个看似平常的名称出发挖掘语言背后的城市发展史,讲述历史背后的故事。在比赛中,我院学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现突出,获得评审组一致认可。经过激烈角逐,专家评审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我院团队位列三等奖首位。
近年来,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为契合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战略,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成功获批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德语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教育部外指委德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德语学生话语能力建设研究”、山东省教改研究重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德语专业国际化人才话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成果“本土化理念国际化实践——小语种专业一体两翼三支柱建设模式探索”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开设“跨文化口译”“跨文化笔译”“演讲与辩论”“中国新思想德译本选读”等特色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批判思维的新型外语人才,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高端赛事,频频斩获佳绩,展示了德语系作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期待更多的德语系学子在各类赛事中脱颖而出,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