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下午15:30-17:30,广西民族大学张旭教授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以翻译家黎翠珍的英译为例”的精彩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语学院院长卞建华主持。共有本校师生以及全国各地学界同仁参加讲座。
近年来,学界在中国文化外译过程中先后提出国人独译模式、汉学家翻译模式和中外译家合译模式等。然而,迄今为止,由于种种原因,各种模式在具体操作时都有自身的局限。本次讲座张旭教授以当代香港双语作家兼翻译家黎翠珍的汉译英活动为例,探讨一种新的模式——双语译家翻译模式。
首先,张旭老师指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今主流意识形态着力打造的文化工程”。他认为:“文化走出重要,但文化走进去更为重要”、“把语言翻译出去容易,但把风格翻译出去却很难”。
其次,张旭老师从文类视角出发,以《禅宗语录一百则》、《旧布新衣》、《待鱼》、《雷声与蝉鸣》、《半途》、《玫瑰》、《香港礼宾府》等文本翻译为例,介绍了翻译家黎翠珍在不同文类中所采用的翻译技巧、风格和方法,并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张旭老师讲到通心比通事更重要。从现代传媒的角度着眼,中外文化交往中仅仅传递信息还不够,译本的接受更为重要。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间的转化,而是文化上的转化。在文化转化过程中,翻译作品走出去只是第一步,但能否真正走进西方世界进而为人所了解才至为重要。这就要求译者遵循“贴近国外受众对信息要求”和“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鉴于翻译就是一种重写行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不可免地受制于语言规范、诗学规范或意识形态规范,这样他/她就必然会对原作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写乃至变形,由此赋予其作品“后起的生命”(tiberlegen/afterlife)。正因如此,翻译作品才最终得以走进目标语读者的心灵,并感染对方(通心)。
张旭教授结合翻译家黎翠珍的汉译英活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对翻译活动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理解,并耐心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在翻译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张旭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其思想和观点对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