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夏季学期高端讲座第9讲|多模态话语研究

2020年08月31日 14:20  点击:[]


 2020年8月28日上午,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概览”的精彩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语学院副院长布占廷主持,外语学院副院长娄永强等老师、外语学院学生以及全国学界共830多人参加讲座。



首先,张老师介绍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产生的理论和历史发展的动因。多模态是人类交际的普遍现象,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语言学研究中,多模态通常被看作非语言特征和伴随语言特征,一种语言的辅助表达系统,没有作为意义表达模态来研究。现在,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中,交际中的非语言特征被作为同语言一样的符号系统,一种模态来进行研究,特别是研究它们之间在社会交际中的相互协同和合作的关系。张老师梳理了R. Barthes等学者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和发展,之后对模态和媒体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并指出不同的模态有不同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或称为“供用特征”(affordances),表示一个模态所特有的可供选择的意义范围。单模态是只通过一种模态进行交际活动的现象,而多模态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模态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渠道,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其次,张老师介绍了多模态话语符号资源,多模态话语的语法的基本模式,多模态话语的设计理念。符号资源实际上是符号系统,人们通过可识别的、多半是习惯性的(有时是原创的)方法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从而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张老师从层次、静态和动态以及维度等方面介绍了模态系统。就多模态语法而言,在多模态话语选择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使不同模态的相互配合来获得最佳交际效果,而这种模态之间的配合主要是在词汇语法层面表现出来的。张老师以Kress and Van Leeuwen(1996)建立的图像分析的社会符号学框架为例,通过实例,向大家介绍了视觉语法体现的三个元功能:表现意义(representational)、交流意义(interactional)和组篇(构图)意义(compositional)。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要同时体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从多模态话语的角度讲,除语言之外,其他符号系统也同样是实现这三个功能的系统。在介绍多模态设计时,张老师指出设计是根据语境做出的对模态的选择,包括制造语篇和识读语篇的选择,是做出选择决定的过程。设计是前瞻性的,强调个人的兴趣,现在是新媒体时代的设计。根据新伦敦小组的观点,任何制造意义的过程基本上都是设计行为。它一般包含已有资源、设计过程、再设计等部分。

然后,张老师介绍了多模态话语中模态之间关系及其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一种模态不足以表达清楚交际者的意义,从而利用另一者来强化、补充、调节、协同,达到更加充分或者尽量充分表达意义,让听话者理解话语的目的。张老师结合实例,借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研究中的逻辑语义关系,来表示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有时由于交际需要,人们需要将一种语境中产生的多模态话语的意义转移到另一语境中去,这就是多模态话语中的再符号化,其本质是符号的再设计。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研究视角主要包含社会符号学分析、系统功能语法分析以及社会互动分析。此外,也有学者以认知隐喻理论为视角对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一般认为在多模态语篇中,不同的模态是在语法层面互动和互补的,但仔细分析可见,它们通常是在语篇层次由不同的语篇片段的结合而形成。张老师结合实例,向大家展现了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如何构建语篇意义的。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众多。我校外语学院同学特别是本科生踊跃参加,中外西语等专业的同学积极提问。张老师对多模态话语研究的介绍以及对问题的耐心解答让大家受益匪浅。(供稿:外应 吴亚静)

 

 

 

上一条:夏季学期高端讲座第11讲|外语专业学生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下一条:夏季学期高端讲座第8讲|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