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简介

德语系

  • 发布:德语系
  • 发布时间:2024-09-12
  • 点击量:

 历史与发展

1994年,在山东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签署的鲁巴教育合作协议框架下,山东省首个德语本科专业在青岛大学设立并招生。该专业自设立起,就制定了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为重点的本科教学大纲,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高校唯一一个以跨文化研究为重点的德语专业。2003年,获批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起招收跨文化交际学、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跨文化翻译学四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增加区域国别研究方向,上述5个方向,均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合作培养。2017年起招收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德语笔译),与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合作培养。2019年,德语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力量

德语系现有在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导2人,硕导6人,博士6人,团队成员均有德国留学经历。另外聘有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专家1人,国内外客座教授4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Christiane Nord教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指委德分委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副书记贾文键教授,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前系主任及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梁镛教授,前德国驻广州总领事Martin Fleischer),专硕校外合作导师2人(山东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欧洲处处长周家伦、中译语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东)。学科负责人綦甲福教授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导、教育部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非通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20年,北京大学德语文学博导李昌珂教授被聘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加盟德语系。

国际合作

德语系与三所德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拜罗伊特大学(1994)、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1998)、德国康斯坦茨应用技术大学(2001)。建系30年来,我系同三所友校始终保持紧密联系与人员往来,通过奖学金项目、双学位项目等为350余名同学提供了赴德学习和攻读学位的机会。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德语系的奖学金生外派、与友校的往来互访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3年公派出国学生达23人,国际交流与合作呈现良好局面。

德国巴州政府奖学金

在鲁巴教育合作协议框架下,每年由巴伐利亚州政府提供全额奖学金,选派10余名本科生和全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赴德国友校(拜罗伊特大学、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交换学习一至两个学期。自建系以来,德语系已先后选派近300名全额奖学金生。这样的奖学金规模在全国德语专业首屈一指。

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奖学金

2016年起,德语系与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联合申请获得欧盟“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每年为我系1-2名德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全额奖学金。该项目还资助两校教师互访及短期讲学或培训。受疫情影响,2020-2023年未能进行派出和教师交流,2024年秋季起,该项目将继续资助我系研究生赴德留学。

本科双学位项目

青岛大学—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本科2+2.5双学位项目

2016年3月,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与青岛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启动“2+2.5”本科双学位项目。德语系本科生在青岛大学学习2年,经选拔,在符合德方入学条件前提下,派往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继续学习2.5年,通过考试后,将获得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和青岛大学的双学士学位。

青岛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本科2+2双学位项目

2016年9月,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与青岛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启动“2+2”本科双学位项目。德语系本科生在青岛大学学习2年后,参加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的选拔考试,通过考试者到该校经济德语与管理专业继续学习2年。通过毕业考试及学位论文后,将获得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和青岛大学的双学士学位。

青岛大学—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本科2+2双学位项目

青岛大学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跨文化日耳曼学”本科双学位项目正在筹备中,计划今年签署合作协议。

实习基地

德语系学生定期或不定期赴签约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和合作实习单位实习,为合作单位提供语言翻译保障服务。

签约实习实践基地

1.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

2. 中德艺术创作交流中心

3. 中德生态园中德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4. 青岛市中德交流合作协会

5. 中译语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6.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

7. 青岛市档案馆

8.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青州代表处

合作实习单位

1. 青岛大学歌德语言中心

2.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3.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4. 中德生态园中德国际客厅

人才培养

 成立三十年来,德语系以其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不断丰富的教学内容赢得了国内外同行和权威人士的肯定,也因此成为中国高校德语教学中以跨文化研究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德语专业。迄今德语系已培养了26届本科生、17届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6届德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中德两国各领域合作与交流输送800余名毕业生,已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发展地方经济、开展国际合作的优质德语人才库。

创新创业项目: 本科生获批4项国家级、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专业四、八级统测:近年来历届学生在全国德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中,平均分均高于全国A类院校平均分。

考研情况:多届毕业班考研率在35%以上,主要被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录取。

就业及发展状况: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良好,德语专业关联度达80%以上。就业领域为世界知名企业(如奔驰、宝马、大众及奥迪等)、中德合作机构及政府部门(如中国驻外使领馆、德国驻华使领馆以及驻华经济文化机构或基金会、省市外办等)、德语教学及科研领域。毕业生刘玉(1998届)为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代表;张帆(1998届)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另外,毕业生杨帆、穆超、巫莉丽、曹杉等已成为国内德语教学管理骨干力量,分别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德语系主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助理。

教研和科研成果

近年来,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社科、省社科重大委托及教育部项目等20余项,省教改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6部、译著6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5册,发表论文60余篇,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青岛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国家级大学生双创项目4项,2022年牵头国内外10余家单位申请获批教育部“德语翻译课程虚拟教研室”。同年,受省委外办委托,牵头组织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所著五卷本《中国》汉译与研究工作,该项目获批山东省社科重大项目。

联系方式

山东省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博文楼501室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3267

传真:0532-85952614

 

友情链接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浮山校区博文楼 邮编:266071 联系电话:0532-85952937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版权所有

外语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