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1日,2025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成功举办,我院英语(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2022级学生朱子凝、姜泽源在指导教师王薇教授、布占廷副教授指导下,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初选、复选,获得参加本科生创新论坛决选资格并作交流发言。朱子凝、姜泽源分别获本科生创新论坛特等奖、一等奖,王薇、布占廷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青岛大学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朱子凝同学以《21世纪纽约小说城市叙事变迁的计算文学研究》为题进行了成果展示,揭示了21世纪纽约小说的主题演化和情感变迁,在方法论上所提出的三阶段计算框架,推进了文学研究从“全文分析”向“特定叙事挖掘”转型,并且验证了自然语言处理中BERTopic与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中的可行性。姜泽源同学以“Does LLM translation align with translation universals? A cross-genre simplification study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based on dependency grammar”为题进行了成果展示,就大语言模型翻译是否遵循“简化”这一翻译普遍特征的研究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比较十五种体裁中众包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和原生汉语文本的平均依存距离,考察英译汉过程中“简化”的存在,从英译汉的角度为翻译普遍特征研究和众包翻译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


两位本科生同学的研究成果逻辑严谨、内容翔实,充分展现了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本科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潜力,赢得了论坛专家和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经评审,朱子凝、姜泽源、韩嘉程、刘雨萱团队成果荣获特等奖、姜泽源成果荣获一等奖。21号上午,朱子凝作为本科生创新论坛学生代表,在年会上作主旨报告。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每届年会均举办本科生创新论坛,今年已经是第七届本科生创新论坛,成为我国外语学科领域面向本科生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激发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研究潜力,展示本科阶段的最新学术成果。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学子在此次论坛中脱颖而出,不仅是他们个人学术能力的体现,更是我院英语(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果,为我院在外语学界赢得了赞誉,也为深化国内校际间的学术对话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