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成为欧盟ERASMUS项目在中国的第一批交流生中的一员并赴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进行了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自己深感荣幸。在此同样非常感谢青岛大学和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正是两所院校的合作才使得接下来的交流学习成为可能。
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转瞬即逝,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恍若隔世,但是交流学习的经历都还时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我在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交流学的是专业是硕士口译。主要课程是中德双语的翻译,包括同传和交传。除此之外我还选修了一些其他课程。虽然我在本校学的也是德语专业,但是本校的专业注重的是德语基础,综合的德语能力和全面的德语知识。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把翻译作为主攻,学校最开始的名字就是慕尼黑翻译学院。去之前虽然对中德同交传有过耳闻,但是对于同传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记得第一堂同传课德国老师让我们进入传说中的同传室,每人一间,里面有电脑,耳机以耳麦以及相应的设备。戴上耳机,准备就绪,电脑屏幕上开始放映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获奖感言视频。莫言一开口说话,即莫言说话的同时,我们就要把他的话翻译成德语。因为在此之前从未做过同传的任何练习,如同赶鸭子上架的我在同传箱里直接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虽然听得懂汉语,但是莫言说的同时我也要同时翻译成德语,这实在是太难了!当自己翻译这句话说出德语的同时,他接下来的一句甚至好几句已经说完了。我如果选择翻译刚刚落下的,那么接下来我又会落下他接下来说的话。而且因为要翻译他说的话,自然要想德语该怎么说,这么一思考的功夫,他说的话就听不到了。当时恨不得自己有两个大脑,一个负责专门认真听汉语,一个负责专门把汉语翻译成德语。不仅如此,同传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的嘴巴完全跟不上:汉语言简意赅,而德语却要说上比汉语长很多的一个句子才能表述清楚,两个语言表达同样的意思需要的词语数量上差别很大。因为同传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同传练习持续十五分钟左右。可就是这短短的十五分钟,让我感觉无比之漫长。因此每次同传课练习下来我都觉得精疲力尽,万事皆空了。做完同传练习,老师会播放我们的翻译录音,让我们听听自己的翻译,同时会给每个同学做一个点评:声音上比如语音,语调以及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听着自己的录音会觉得很可笑,因为很多简单可笑的语法错误就被自己毫无意识的说出来了。同传的时候翻译和思考时间太短,我们只能选择最先想到的表述方式,把意思表达出来已耗费太多的能量,已经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考虑语法错误。之后再上同传课,随着自己渐渐适应了同传的节奏,就不再像第一堂课那么囧,翻译的时候也渐渐地放松了很多。每次上同传课之前,老师会给大家一个题目,然后自己回家搜索各种相关的资料,要做大量的准备,要平日里始终努力的提高口语才不至于在同传室里手忙脚乱,不知所云。因此同传工作是完全需要个人终生非常努力才能做好的事。要想做同传,必须要进行长时间系统的培训,并且个人要非常热爱这个工作才可以,否则难以胜任。
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口译学习自己更加清楚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对于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我们不仅仅要学好外语,自己的母语也同样重要。能够简练清楚的用汉语表达意思也是很了不起的。但有时候我们会忽略对母语的关注和提高,在做翻译的时候汉语的重要性更会显露无疑。虽然我以后不会做同传工作,但是在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的翻译课向我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对翻译,对语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足以让我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