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张政教授应学院邀请在博文楼217教室主讲题为《西化翻译与中国现代性》的高端学术讲座,百十余名外院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张政教授指出,西化翻译与中国现代性指的就是西方的文化对我们中国当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并点明没有翻译就没有新中国。他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光启开始讲起,引用其名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间,必先翻译。这让在场师生加深了翻译对于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的了解。他说中华文明的延续得益于翻译,主要有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清末社会学文学翻译,民初社会学翻译,新中国成立后翻译,改革开放的翻译这五个阶段。
张政教授从唐三藏西天取经开始,讲述了佛教翻译,佛经翻译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强调了佛教翻译对中国词汇,对汉语文体,文学的题材,政治,音韵,人们的心态,句子结构,精神意识,价值文化等的影响。可以说,翻译对提高女权,颠覆"唯中国有文学",改变社会文化道德观,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形成,白话文革命,汉字发展,政治体制,音译,赘言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张政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在场师生对于西化翻译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都表示感觉受益匪浅。(英语教学系 秦硕谦)
张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博导,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专长:翻译理论与实践、机器翻译、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分别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科技翻译》等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计算机翻译研究》、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教材等30余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北京市教委课题等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