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振武教授应邀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师生带来题为“美国文化的亲历与思辨”的精彩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语学院院长卞建华、外语学院副教授王薇老师主持,青岛大学英语系百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首先,朱教授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在美国访学以及与女儿参加乒乓球对抗赛的经历,引出中美文化交流中的话语差异问题。随后,朱教授从翻译和教学两个角度阐发了对当下话语与文化的批判思考。
在翻译领域,朱教授举例说明一些常用国家、地名、文化词中隐含的翻译问题,引导大家对当下话语问题进行批判思考。提出翻译的应有态度,“不要歧视地翻译,也不要仰视地翻译,更不要奴译,而是要平等地翻译”。其次,朱教授通过列举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翻译,谈及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路径、策略和理念等问题,均对同学们未来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此外,朱教授通过讲述自己在美国课堂上的亲身经历,引出教育的导向问题以及对当下文化的批判性思考,即“为什么要了解美国等国外的文学文化”,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朱教授基于对美国教材与教育的深入分析,认为美国的语文教材中对自身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值得学习。另外,朱教授通过介绍丹·布朗作品的创作和创作中心,重谈对“美国的自由”的认识。
朱教授的讲座聚焦问题意识,立足本土文化,研读美国等西方经典。朱教授对美国文化的亲历与思辨,展现出真正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以及真正的家国情怀,令在坐师生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
朱振武,文学博士,外国文学与翻译博士后,作家,翻译家,教学名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翻译学科带头人;担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认知诗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副会长兼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副会长等社会兼职几十种;主持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问题与策略”以及其他科研项目20多种;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合作),两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其他奖项20多种;所著《当代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历程》入选“2020年中华学术外译书目”;上海翻译家协会评其为“20年5人”和“30年10人”,《社会科学报》评其为“30年30人”,Shanghai Daily 评其为“20年20人”;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翻译》等重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20部,编著80多种,译著30多种;领衔的“中外文化比较与思辨”进入中国大学慕课,获评上海市一流课程;主编的“英美文化思辨教程”获评上海市重点本科教材和首届上海市精品教材;近年做各种学术讲座和公益讲座200多场;主持译介的丹•布朗系列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中英文著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100多家主流媒体对他在文学翻译、文学文化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成就做过专题报道。